整理/顧元莊 編者:顧留馨、沈家楨皆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致力于太極拳普及工作的重要人物,其功過是非,至今還為研究者所關注。由顧留馨之子顧元莊先生整理編輯的《顧留馨與沈家楨通信匯編》,所收信件寫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初期和中期,信中顧、沈兩位先生所討論的問題.為我們了解新中國成...
以我個人的感受,覺得隨便什么運動以及娛樂活動,都比不上太極拳,我早年的身體壞的很,壞到不能再談了;醫(yī)藥都沒有辦法把病治好。結果練練太極拳,沒有吃藥,也沒有打針,就這樣一天一天自然好。我患的是肺癆,在從前是一種很厲害,很可怕的病,我自己也覺得不行了,已到了西藥...
太極拳推手的方法,就是把太極拳內粘,游,連,隨,騰,閃,折,空,棚,捋,擠,按,活,這十三式的精華摘要出來,用棚,捋,擠,按的方法,采取太極拳的實用,二人對推,推得不償失時間久了,得到里面的奧妙,就能起到保衛(wèi)打仗的作用。 推手的姿勢有五種不同的方法:第一...
陳小旺口述 第一:練習太極拳首先明白太極拳的運動規(guī)律。 不符合運動規(guī)律的地方,通常叫丟和頂。也就是身體的某一部位走的過慢和過快,這就是運動當中的誤差。誤差縮小到一定程度,會達到一氣貫通。一遍一遍再縮小誤差,誤差越小內氣的流量會增大。能達到一氣貫通,和別人交手時,對方破壞不了你的運動...
摘要: 太極拳之妙,全在于勁力,這是一切武藝的基礎。勁力及其應用,是太極拳的精髓和靈魂。 在物理學中,力和勁可劃為同一個概念,但在武技中它們卻成了兩個不同的概念。武技講究靈活與變化。這與人的操作密切相關。勁是 ... 太極拳之妙,全在...
一九〇〇年左右,當時在山東省任官的 袁世凱 (后來任中國第一任總統(tǒng))請了陳耕耘的兒子陳延熙(享年八十一歲)去教他的兒子們練拳,共教了六年。陳延熙就是陳發(fā)科的父親,陳延熙的太極拳功夫也非常好。陳發(fā)科曾講給他的學生洪均生老師(一九O七~一九九六)聽,當陳延熙去教袁世凱的...
1934年,鄭曼青執(zhí)筆為其師楊澄甫撰寫的《太極拳體用全書·自序》言,“余幼時,見先大父露禪公,率諸父及諸從游者,日從事于太極拳…稍長,先伯父班侯公命余從之學”。這段話使讀者誤以為楊澄甫年幼時曾見過其祖父楊露禪,“稍長”又學拳于伯父楊班候。露禪生于1799年,七十三歲(187...